
内容简介
獐肉为鹿科动物獐的肉。 獐(《吕氏春秋》),又名:麕(《诗经》),麇(《说文》),麏(《经典释文》),河麂。
体长约1米,体重约15公斤。獐肉雌雄兽均无角,耳直立,基部有2条软骨质的脊突,顶端较尖。鼻端裸露。眶下腺小。雄兽上犬齿发达,向下延伸成獠牙,突出
口外。四肢壮而有力,蹄不长。尾极短。体毛粗而长,体侧及腰部的冬毛长达40毫米,呈波状弯曲。体背和体侧毛棕黄色,口唇与鼻端鼠灰色,额、后头、脸旁淡
黄褐色,喉上部白色,下部灰黄色。腹部中央和鼠蹊部淡黄色,四肢棕黄色。幼兽身上有纵列的白色斑点。
栖息于有芦苇的河岸或湖边,亦有在山边、耕地或有长草的旷野。善于隐藏。性喜水,能游泳。以青草为食。分布长江流域各地。
獐肉的禁忌人群:
阴虚火旺者更不宜食用獐肉。
獐肉的适宜人群: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獐肉。
獐肉的储存方法:
獐肉可以置于冰箱短期储存或者置于冰箱冷冻。獐肉的食用方法:
獐肉可以切小块炖食或者炒食均可。 獐肉可以切成小块搭配中药等煲汤食用。
相关内容
《【獐肉】的功效与作用_【獐肉】的营养价值_食材百科》由作者于 2021-08-21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