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内容简介
黄米又称黍、糜子、夏小米,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,糯质黍多作以醇酒,非糯质黍,称为穄,以食用为主。原产中国北方,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。照字典的解释,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,比小米稍大,颜色淡黄,煮熟后很黏。黄米可用于煮粥、做糕、做米饭和酿酒。黄米、小米同出北方,但在北方人眼里,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。人们拿它当江米使,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。
糜、黍在植株形态上区别较小,由糜子加工成的米没有糯性,陕北老百姓称其为“黄米”或“糜米”,由黍子加工成的米有糯性,陕北老百姓称其为“软米”。蒙古族喜欢食用的“炒米”由糜米制作而成,东北人喜欢吃的“年糕”是由软米制作而成。
大黄米的营养成份:
营养素 | 含量(每100克) | 热量(大卡) | 356.00 |
碳水化合物(克) | 77.70 | 脂肪(克) | 2.10 |
蛋白质(克) | 7.20 | 纤维素(克) | 0.70 |
维生素A(微克) | 一 | 维生素C(毫克) | 一 |
维生素E(毫克) | 一 | 胡罗卜素(微克) | 一 |
硫胺素(毫克) | 0.13 | 核黄素(毫克) | 0.08 |
烟酸(毫克) | 2.50 | 胆固醇(毫克) | 一 |
镁(毫克) | 57.00 | 钙(毫克) | 40.00 |
铁(毫克) | 6.10 | 锌(毫克) | 1.18 |
铜(毫克) | 0.32 | 锰(毫克) | 0.55 |
钾(毫克) | 129.00 | 磷(毫克) | 159.00 |
钠(毫克) | 6.20 | 硒(微克) | 2.82 |
大黄米的禁忌人群:
燥热者忌食。
大黄米的适宜人群: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适宜于体弱多病,面生疔疮者食用;适宜阳盛阴虚,夜不得眠,久泄胃弱,疗冻疮、疥疮、毒热、毒肿者食用。(体弱多病、面生疔疮者,每餐以50克为宜,不宜长期大量服用)
大黄米的储存方法:
防霉防蛀。大黄米的食用方法:
黄米面可做糕点,尤以炸糕、驴打滚最为有名。炸糕是北方人节日喜庆必备的佳品,驴打滚是非常有名的大众化小吃,黄米亦可酿酒。
相关内容
《【大黄米】的功效与作用_【大黄米】的营养价值_食材百科》由作者于 2021-08-21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