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内容简介
蒜薹,又称蒜毫,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,包括花茎(薹茎)和总苞(薹苞)两部分,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,常被误写作“蒜苔”。大蒜传入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,古代种植的蒜最初叫卵蒜。公元前119年,西汉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,从西域引进一种“胡蒜”,其形态比我国原栽培的卵蒜头大,所以称为大蒜,卵蒜也就相对的被称为小蒜。蒜薹在我国分布广泛,南北各地均有种植,是我国目前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、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。蒜薹是很好的功能保健蔬菜,具有多种营养功效。
蒜苔的营养成份:
营养素 | 含量(每100克) | 热量(大卡) | 21.00 |
碳水化合物(克) | 3.80 | 脂肪(克) | 0.20 |
蛋白质(克) | 2.50 | 纤维素(克) | 1.40 |
维生素A(微克) | 47.00 | 维生素C(毫克) | 18.00 |
维生素E(毫克) | 0.52 | 胡罗卜素(微克) | 280.00 |
硫胺素(毫克) | 0.05 | 核黄素(毫克) | 0.07 |
烟酸(毫克) | 0.60 | 胆固醇(毫克) | 一 |
镁(毫克) | 16.00 | 钙(毫克) | 24.00 |
铁(毫克) | 1.30 | 锌(毫克) | 0.33 |
铜(毫克) | 0.09 | 锰(毫克) | 0.25 |
钾(毫克) | 168.00 | 磷(毫克) | 58.00 |
钠(毫克) | 7.80 | 硒(微克) | 0.79 |
蒜苔的营养价值:
蒜薹含有糖类、粗纤维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C、尼克酸、钙、磷、等成分,其中含有的粗纤维,可预防便秘。蒜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,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。它能保护肝脏,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,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,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。蒜薹含有辣素,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,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,可以起到预防流感,防止伤口感染和驱虫的功效。
蒜苔的禁忌人群:
消化能力不佳的人宜少吃;过量食用会影响视力;有肝病的人过量食用,可造成肝功能障碍。
蒜苔的适宜人群: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尤适宜冠心病、便秘者。
蒜苔的储存方法:
将蒜薹放在室内阴凉潮湿处,用潮湿的黄沙盖上,可以保持7-10天不变色。蒜苔的食用方法:
蒜薹主要用于炒食,或做配料。不宜烹制得过烂,以免辣素被破坏,杀菌作用降低。 大火、油温高时将菜下锅,煸炒透后再放盐,以保证菜嫩而不老,营养损失较少。
相关内容
《【蒜苔】的功效与作用_【蒜苔】的营养价值_食材百科》由作者于 2021-08-21 创建并上传,古汉语-故事刊提供网络空间。如发现该作品上传人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